雖然市場總是傳出醬酒熱降溫的說法,然而,以山東青州云門酒業、黑龍江北大倉酒業及北京華都釀酒等為代表的北方醬酒企業,卻在悄無聲息中完善著自身市場結構,已經成為非赤水河流域醬酒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精耕本地市場的同時,有一定規模的云門、華都、北大倉已經開始了全國化布局。
其實,早在2020年在10月,《華夏酒報》就意識到醬酒熱會由茅臺鎮熱傳導為品類熱,在濟南召開了“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思想會,并發起成立“北方醬香酒聯盟”,云門酒業董事長汲英民擔任了聯盟首任輪值主席。聯盟成立后,先后在濟南、北京、天津、青島組織了四場以北方醬酒為主題的思想交流會,參會企業也由最初的十幾家增加到三十多家,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華夏酒報》總編輯吳賢國
作為北方醬香酒聯盟發起者之一,就北方醬酒近幾年的發展,《華夏酒報》總編輯吳國賢分享了他對北方醬酒的四個認識。
茅臺是醬酒,但醬酒不是茅臺。醬香酒作為一個品類,是屬于整個白酒行業的。我們不能把醬酒整體和某一個地域或某一個標簽相關聯。
近年來,醬香型白酒由“品類熱”轉向“品牌熱”,有數據顯示,在醬酒深度調整期,僅茅臺鎮就有近700家醬酒企業被關停。這是在經歷了去偽存真的檢驗后,“泥沙俱下”后的市場選擇。
以茅臺為代表的赤水河流域,確實釀造出了大批的優質醬香型白酒。所以說離開了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但是不能說離開了茅臺鎮釀不出醬香酒。都說“蜀酒濃無敵”,可是洋河、古井依然崛起黃淮區域,金徽照樣笑傲隴南。事實上,在更廣闊的的北方大地,也釀造出了云門、北大倉等一批部優醬酒。
因此,北方醬酒要堅守自己的品質與特色,堅定品類自信、堅守品質自信及文化自信,做獨具北方特色的高品質醬酒。
消費者的口味千變萬化,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產業格局。
從醬酒發展的歷程來看,南、北方醬酒企業在技術上頗有淵源,但由于不同的風土、氣候以及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風味,也為行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基礎。
近年來,北方醬酒企業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同時,因地制宜,形成了獨具北方特色的生產工藝,比如,山東青州云門酒業在堅守“12987”工藝的基礎上和青州氣候相結合,形成了“160操作法”;新疆伊犁酒業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生態環境以及醬酒的生產周期規律等,選擇在端午前后下沙;而黑龍江省的北大倉酒業則形成了自己的“17669”釀造工藝等等。
2009年,云門酒業作為北方醬酒的企業代表,參與了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起草與制定,便足以佐證,“醬不分南北”。我們倡導建設各具特色的醬酒產區,構筑“百花齊放”的產業格局。
與貴州醬酒全國化市場路徑不同,北方醬酒要以發展大本營市場為立足點,握牢根據地市場的絕對主導權。
與近年來盲目擴容、資本助推的企業不同,北方醬酒企業一般都有較長的生產歷史。比如云門酒業已經專注醬酒釀造50年,而其他從事醬酒生產40年、30年的北方企業也不在少數。他們始終將品質視作第一要素,專注技術研究、堅守產品品質,多年來始終將高質量發展作為企業立足的根本,并在各自區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因此,北方醬酒企業一定要將根據地市場做深做透,聚焦核心市場及核心群體,夯實品牌根基。
第四,要形成合力打響北方醬酒品牌。
從白酒行業發展歷史來看,一個品類的崛起,往往需要一個強大的帶頭大哥領跑,帶領品類中眾多品牌的共同發力,從而形成多強奮起的合力。特別是要在已經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云門酒業等品類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報團出擊,叫響“我們不一樣”的北方醬酒概念。
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北方醬酒也初具“百花齊放”的格局,像天津蘆臺春推出的北醬;新疆伊犁酒業的寬疆;山東省作為白酒消費和生產大省,目前醬酒生產企業也有近20家,云門、古貝春等企業醬香產能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河北省承德市基本形成了小產區概念;江蘇宿遷的乾醬也開始發力等等。我們要進一步發揮北方醬酒自己的特色,共同提升北方醬酒生產企業在市場中的品牌聲量。
只要我們形成合力,北方醬酒一定會在市場大放異彩,構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醬酒品類新格局。
?。ū疚南怠度A夏酒報》總編輯吳賢國在2023醬香白酒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三屆北方醬酒生產技術交流會上的發言)
來源:華夏酒報,好文貴在分享,若涉及版權,請聯系本站刪除!